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提升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思考(2)

来源:新作文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07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由于学生的生活狭窄,他们成天关在四角的天空里。因此,我们每周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去阅读报刊杂志,并要求学生要做好读书笔记,以便积累素材与交流

由于学生的生活狭窄,他们成天关在四角的天空里。因此,我们每周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去阅读报刊杂志,并要求学生要做好读书笔记,以便积累素材与交流阅读成果。

如:从七年级开始,我每天布置学生收看晚上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,记录一条自己最感兴趣的新闻,并写上几句自己的感受和看法,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事,培养对社会、国家的责任感。周末,我要求学生12:30看辽宁卫视的“看天下”栏目、江西卫视的“杂志天下”,然后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。同时,我还鼓励学生看合适的课外书,如:《骆驼祥子》《西游记》《朝花夕拾》《鲁滨孙漂流记》……在阅读活动中,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,在主动、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。

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,提供有利条件,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,阅读需求的多样性,阅读心理的独特性,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,应鼓励学生批判自由,发表不同意见。

当然,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,并非一日之寒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只要教师持之以恒、方法得当、正确引导,就一定能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,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,成为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的源泉,并伴随学生一生。

三、 指导生活化的作文教学,让学生有表达的冲动

(一)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感受

罗丹说“生活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”,同样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,不是事物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,缺少体悟。我们平时常交代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。其实,这就是交代学生学会用心地观察生活。比如:日常生活中,一只小蜜蜂飞进教室,同学们表现出来的语言、神态、心理、动作也会各不相同。那我们只有用心地观察,才能发现其中的不同。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节都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独特的感受。那么,我们就不愁学生没有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。

(二)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多思考

作文是生活的反映,学生作文是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、情感体验以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。因此,这就要求学生平时不仅要用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,还应每时每刻有思想活动,有情感生成。就如课文中《走一步,再走一步》中,也许发生在作者身上的事,我们也曾经经历过。但是,有的同学缺少对情感的描述,发生过了就完了,没有经过情感的加工,这样,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味同嚼蜡。我们应适当地指导,可先让学生回忆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一件事,模仿课文按照时间顺序,把解决事情的步骤写出来。由于事情是发生在自己身上,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写来就得心应手,没有障碍。

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中,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“O”,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:由此你想到什么?结果,答案是丰富多彩的。有的说是汤圆,有的说是月亮,有的说是飞碟……在这里,我不得不佩服学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。这正是因为学生经过大脑加工、思索后才有了这个“O”的千奇百怪的答案。由此可见,平时我们应养成多思考的好习惯,这样就不愁没有素材。

(三)教师应指导学生勤练笔

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材料,就为写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接下来,教师要多次反复地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。我们可指导学生每天写写日记,把自己生活中觉得有趣的事或者是重要的事写下来。教师不必人为地设计内容,可记叙生活的小事,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。从一句话到几句话,从片段到整篇作文,鼓励学生大胆地写,坚持写。这既是练笔,也是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素材。

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曾向法国著名的小说家福楼拜请教,福楼拜告诉他:“这就是要吃苦、勤练。”并交代他每天观察门前的马车,把每天看到的情况,都详细地记下来,而且要长期记下来。刚开始,莫泊桑按照老师的话去做,可他观察了两天都没有发现什么可写。后来,福楼拜又指导他把每天马车的情况都记录下来。后来,莫泊桑牢记老师的话,经常深入生活,仔细观察,并坚持天天写作,最终,他成了法国著名的作家。

(四)教师应采用激励性评价

长期以来,作文教学呈现给学生的是冰冷的一面:满分难、评语冷。当学生绞尽脑汁把自己的习作交上来时,有的老师就三言两语给下评语:中心不突出,语句不通顺,没有细致刻画细节,描写不具体,中心不明确……就这样,教师的评语就给学生当头一棒,立马浇灭学生心中写作的小火苗。如此一来,学生就不更爱写作了。

文章来源:《新作文》 网址: http://www.xzwzzs.cn/qikandaodu/2021/0507/562.html

上一篇:水浴肌肤心系鹤魂观陆志文君国画新作
下一篇:分层递进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

新作文投稿 | 新作文编辑部| 新作文版面费 | 新作文论文发表 | 新作文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新作文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